本网讯 10月25日,新时代大、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白云山校区顺利举办,会议由我校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与英国利兹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讯飞启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外国语协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共同协办。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刘胡敏,英国利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Vanessa Kind出席会议,来自我校和利兹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地中小学校长、中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员、一线中小学教师近百人参与研讨会。会议由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王蕴峰博士主持。
研讨会现场
在校长论坛环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科学城实验学校校长周小飞分享了他从英语学习者到英语教育研究者,再到教育管理者的身份转变过程,并向大家介绍他如何应对工作环境与工作对象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黄少卡讲述了他从英语教育理念中凝练的教育管理经验,他认为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的锻炼适用于更广泛的教育场景;佛山市元甲学校校长黄咏珩介绍了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成功经验,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副校长曾立衡从国际化视野的角度分析了基础教育的跨文化理念;广州市执信中学南沙学校校长聂文彦阐述了特色化校园的打造理念——以科学、多元为主旨的少年科学院将创新精神融入育人机制。与会嘉宾们就上述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互动,现场气氛融洽。
校长论坛
在平行论坛中,利兹大学Martin Wedell 博士探讨了教师如何与本地语境良性互动,实现教学资源的自给自足;Martin Lamb博士从教师生涯的视角探讨了教师的教研学习和动机关系;Judith Hanks 教授分享了教师在英语语言训练中的困惑和应对方式;Richard Badger 博士介绍了英语教学的教师困境和解决策略;Loreto Aliaga 博士讲述了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正义转向;校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张荣干博士从需要和激励两个方面探讨了教师角色对学生社会发展功能的影响;校友谢建媚博士从全球本地化的视角分析了AI如何赋能英语教学;校友、阜阳师范大学马炳军教授介绍了基础英语教育中的TPR理论及其应用范式,并现场展示了英语词汇教育与手势相结合的创新教育实践方法;科大讯飞E听说研究院院长张祥弢校友分享了在TESOL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听说训练软件开发及应用情况;龚先凤校友阐述了数字技术背景下全人教育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王佳莹校友在分享中从听者与教学者身份转换的视角提出了经验积累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赵忻校友就如何强化高风险测试中的阅读理解推理能力作交叉方法运用的研究分享;利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Vanessa Kind教授就上述分享进行了深度点评,并和与会人员热切交流。
平行论坛现场1
平行论坛现场2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我校赋能新时代大、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