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文学视角下的思政教学——英语文学导论(下)教研室​“三进”主题研讨
作者: 来源:发布日期:2022-11-14


2022年11月10日下午,英文学院“英语文学导论(下)”课程组就“三进”主题课程思政教学通过腾讯会议举行在线研讨,活动由课程主讲管建明老师主持,出席老师包括:张欣、付晶晶、王琼、桑翠林、王冬青。

英语文学导论(下)课程组开展“三进”教学研讨

“三进”教育要求高校教师不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打造课堂教学、舆论宣传、道德实践、学校文化、制度约束等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使核心价值观理念人人知晓、入脑入心。英语文学导论(下)课程组围绕如何对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努力地改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做到与时俱进,将当代中国最先进的价值观融汇到教学过程的每个方面。

王冬青老师认为贯穿美国文学始终的主题是美国梦,从早期清教文学中对自我认知的建立,到米勒戏剧《推销员之死》预示美国梦的破灭。所以,美国文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探索美国梦发展的始终,认识到美国梦以及其所标榜的民主自由的理想在现实中不可成立性, 从而认识到美国民主自由的虚妄性。

王冬青老师分享教学心得

王琼老师认为只有让学生把文学与自身关联,才能让学生对与己相隔甚远的时空中发生的故事产生共鸣,所以关于资本这个话题,是学生对当下社会问题关注的重点之一。她从美国文化的大背景入手,认为美国文学中融入了清教精神、美国梦、资本积累和话语权建构的主题,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从批判性思维去认识作者的历史意识形态和阶级立场,从而从中国视角去看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所标榜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冠冕堂皇的话术。她以马克·吐温的作品《跳蛙》为例,介绍了作品以一个幽默有趣的小故事浓缩了西部淘金热时期美国社会的缩影,以及美国梦追逐中伴随的资本逐利、尔虞我诈的现实。

王琼老师分享教学心得

桑翠林老师则从政治、哲思、族裔三个层面梳理美国文学教学主题。她以惠特曼的作品为例,介绍了诗歌如何与政治期望关联,而正是这种期望的失落,造就了“迷失一代”的心灵创伤。哲思方面,她介绍了霍桑对“无”(nothingness)的恐惧,并与东方关于“无”的哲学思考进行对比。她还认为爱默生所谈及的超灵也可以和佛教中的灵性进行对比。在族裔文学方面,她以任璧莲为例,认为东西方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可以引起学生对自我的反思。

桑翠林老师分享教学心得

管建明老师则从三个维度介绍美国文学的教学。第一, 探索西方原罪观念,强调教育思政维度。他以爱德华兹的《愤怒上帝手中的罪人》为例,介绍了对原罪的认识不仅让学生了解这一文化概念,还有利于强化思政教育,强调对于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的灌输,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时时提醒人性中可能的黑暗性,常常接受思政教育,成为社会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积极力量。这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诚信”和“友善”存在一定的关联。第二,揭露美国梦百孔千疮, 批判美丽国民主虚伪。他认同其他同事对该主题的提炼,同时强调认识美国民主自由的虚妄性,有助于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中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积极内涵与美国梦的表面化的意义和西方社会的现实中的黑暗存在霄壤之别。第三,怀抱思想开放形态,融合东西文明成果。他重点介绍了狄金森的短诗《一只鸟落在小径》的教学,他让学生对比中国古典诗歌中鸟的意象,以及对比鸟儿所隐喻的诗人感情和思想,例如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通过比较中美诗人在鸟的意象这一诗歌审美和思想表达上的差异和共性,可以培养中西文化互学互鉴、互参互渗的跨文化意识。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明”(宽泛概念的内涵)存在紧密的关联,有利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中加深学生对于文明价值的理解。

管建明老师分享教学心得

最后张欣院长对本次教学研讨表示了肯定,并提出课程组可以把自己的思政教学思考与教材改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增加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内容、比较文学视野的融入、思政案例的凝练几个方面结合,让教学促进教研的产出。

张欣院长发表意见

付晶晶老师也表示,课程组通过研讨获得很多思想交流和创意碰撞,有利于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建议在教学中加重学生创意学习的比例,做到思政引领与“两性一度”的同频共振。

付晶晶老师发表意见

本次英语文学导论(下)课程组的“三进”思政教学研讨讨论热烈,与会老师肯定了研讨的必要,并表示会继续探索日常教学与“三进教育”的具体结合点,灵活而不呆板,全面而非片面地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新的教学观念,从而赋予自己的教学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上一条: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思政教学——信息管理专业方向“三进”主题研讨
下一条: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外国文学文化系列讲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