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正文

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系

日期:2025-10-31

作者:佚名

审核人:

浏览次数:

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系简介


一、专业方向定位及特色优势

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系以培育兼具深厚人文底蕴与卓越跨文化能力的高端英语人才为目标,深度融合英语语言文学的精髓与比较文学的广阔视野。在强化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深度挖掘英语国家文化精髓与语言艺术,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敏锐洞察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跨学科比较研究,学生将掌握跨文化的沟通技巧与视角,成为能够在全球化语境中有效交流、创新思考的复合型人才。

本系依托历史悠久且不断优化的课程体系,汇聚了国内外优秀学者资源,为学生提供前沿学术研究与实践指导;课程教学鼓励学生探索文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交叉领域,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秉承“传帮带”优良传统,资深教授与青年学者携手并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个性化成长环境,注重学生跨文化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培育。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成效

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系秉承“全人教育”精髓,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致力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一、二年级“英语文学导论”课程,承袭“英美文学”之荣耀,辅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与国家级戏剧实践平台,为学生奠定坚实文学根基,并促进理论向实践的飞跃。三年级,学生依兴趣与方向,深潜英国与美国文学史,拓宽学术疆域。

我们依托教师深厚学术底蕴,开设多样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践舞台“戏剧之夜”,让学生在经典文学的研究与演绎中,磨砺表达,激发创意,共筑高雅校园文化。戏剧工作坊、小剧场等实践课程,构建“剧·文化”沉浸式学习生态,全方位提升戏剧创作与表演技艺。

本系培养成果斐然,毕业生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广博的人文知识、敏锐的问题意识及跨学科研究能力脱颖而出。他们既能深入英语原著,又能跨越文化鸿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担当桥梁,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华文化精髓。就业市场上,毕业生备受青睐,广泛分布于科技、航空、金融等多领域,展现卓越适应力与竞争力。同时,近四成毕业生选择深造,入读国内外顶尖学府,为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体系

专业必修课:

一二年级必修课为“英语文学导论(上、下)”,其前身为“英美文学”,荣获多项省级课程称号(建设历程详见下图)。课程配套建设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英语戏剧舞台实践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三年级专业方向必修课为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

除此之外,教师们结合研究成果,开设了系列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组1:英语诗歌、英语戏剧、英语短篇小说、英语文学赏析入门、希腊罗马神话、文学艺术与哲学、西方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电影中的经典文学、英语文学创译工作坊、戏剧工作坊、小剧场等。

专业选修课组2: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美国成长小说、美国幽默、西方文学理论与实践(上、下)、英语文学专题研究、英美短篇小说的叙事学解读、英爱戏剧批评、莎士比亚戏剧、比较文学导论、戏剧翻译等。

国家级/省级课程一览:

1) 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英语戏剧虚拟仿真实验(2023年)

2) 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英美文学(2024年)

3) 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希腊罗马神话(2024年)

4) 省级线上一流课程:走向世界的人文中国(2023年)

5) 省级线上一流课程:英美文学(2022年)

6)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英美文学(2021年)

7) 省级线下一流课程:英美文学(2020年)

8)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英美文学(2021年)

出版教材一览

1) 周静琼.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欣赏,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王虹.20世纪英国文学选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王虹.英国文学阅读与欣赏(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 黄家修、刘岩、周静琼等.美国文学阅读与欣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5) 马建军.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6) 马建军.英语经典文学作品选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7) 黄家修、杜寅寅、付晶晶.英美诗歌鉴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8) 金李俪.20世纪英美戏剧选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9) 周静琼、韩虹.美国小说读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10) 周静琼.美国幽默读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11) 刘岩.新视角英语文学与文化系列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年(省级精品教材)。

12) 周静琼.十九世纪美国幽默与马克·吐温,人民出版社,2015年。

13) 马建军、刘胡敏、王琼.希腊罗马神话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

14) 刘岩.英语戏剧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年(“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一览


四、教研相长的师资队伍

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系,前身为英美文学系,最早于2005年6月由原文学文化系分解重组而成,期间不乏优秀的已退休教师,如马建军、王虹、黄家修、王友贵、金李俪、刘岩等知名教授为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师发展的“传帮带”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聂珍钊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前2%的顶尖科学家、文学伦理学批评创始人)受邀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学科云山工作室的首席专家,并组建未来人文实验室,汇聚一批外国文学学者,旨在聚焦人文与科技交叉融合,致力推动外国文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目前本系在编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全系教师均有境外读书、进修、访学经历,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75%,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80%,参加省部级和校级人才培养计划5人,云山学者4人。本系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研究,每年均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多篇,多人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省级教改项目。教师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思政示范团队等称号。长期参与本系教学的老师还包括刘茂生教授、焦敏教授、许景城博士等。

教师一览

姓名

职称

研究领域

周静琼

教授

美国文化、美国文学、美国小说、美国幽默

张欣

教授

英美文学、戏剧研究、文学叙事学、文学伦理批评及外语教育

刘胡敏

教授

英美现当代小说、创伤文学、战争文学和希腊罗马神话

李元

教授

现当代英国、爱尔兰戏剧与剧场研究、文化翻译研究

杨静

教授

跨文化、好莱坞电影工业、英美文学

邱小轻

教授

叙事学、现当代童话改写、生态批评研究

郑杰

教授

现当代戏剧、文学伦理学、文学跨学科研究和英语教育

王冬青

教授

中英比较文学及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桑翠林

教授

美国意象诗、当代英美互媒诗歌艺术、当代生态批评哲学

巢国辉

副教授

英语诗歌创作、圣经文学研究

管建明

副教授

英美文学、流散作家研究、西方20世纪和21世纪文论

付晶晶

副教授

英语文学、20世纪女性诗歌、外语教育研究

蔡晓燕

副教授

英国小说、流散作家研究

蒋竹雨

副教授

中西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杜寅寅

副教授

二语写作、英语文学

张文曦

副教授

西方文论、弗莱研究

张兰

讲师

英语小说和戏剧

庄晴

讲师

英美戏剧、叙事学

郑凌娟

讲师

英国文学、语言哲学、外语教学

杜筠

博士见习

爱尔兰文学、爱尔兰研究、现当代西方文论


部分成果一览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外戏剧交流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022年)

2)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2024年)

3)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雪莱在中国(1905-1966)(2024年)

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诺斯罗普·弗莱共同体想象问题研究(2021年)

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华兹华斯批评文献整理、汇编与翻译(2021年)

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世纪英国战争小说创伤叙事和伦理反思研究(2019年)

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物”叙事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2018年)

8)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学阐释的维度与视域融合(2020年)

9)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2022年)

10)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现代性的对话:英国文学的中国想象(1750-1935)(2021年)

11)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卡夫卡与中国文化(2018年)

12)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乔瑞·格雷厄姆诗歌的互媒元现代性研究(2022年)

13)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布莱希特戏剧的“物质伦理”思想研究(2020年)

14)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学科共建项目:人类世生态批评视域下英国诗人罗伯特·明黑尼克的威尔士生态诗学研究(2023年)

15)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新世纪美国“荒野文学”生态叙事研究(2022年)

16)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中国风景书写(2021年)

17)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当代美国华裔电影身份政治研究(2020年)

18)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欧洲经典童话的模式、话语与功能研究(2020年)

19)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美国华裔电影移民叙事研究(2020年)

20)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吉莲·克拉克威尔士生态诗学研究(2020年)

21)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中西神话视域中的女性伦理取向研究(2019年)

22)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美国当代南方诗人娜塔莎特雷塞韦作品研究(2019年)

23)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美国小说中的幽默思想研究(2019年)

24)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学科共建项目:经济—文学批评理论视域下的莎士比亚戏剧研究(2019年)

学术专著:

1) 蒋竹雨.经典与创新:世界文学背景下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3年。

2) 王冬青.追慕与忧惧:英国的远东想象(1600-1730),三联书店,2023年。

3) 王冬青.现代性的互构:英国文学的中国想象(1700-1935),商务印书馆(即出)。

4) 张文曦.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批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年。

5) 李元.20世纪爱尔兰戏剧史,商务印书馆,2019年。

6) 李元. Franz Kafka and Chinese Culture. Written by Zeng Yanbing.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22.

7) 周静琼.二十世纪美国都市幽默,人民出版社,2018年。

8) 周静琼.十九世纪美国幽默与马克·吐温,人民出版社,2015年。

9) 周静琼. Raymond Carver’s Short Fiction in the History of Black Humor. New York: The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6.

10) 刘岩.性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

11) 刘岩.差异之美——伊里加蕾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 刘岩.西方戏剧中的母亲身份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教研项目:

1)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外语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2年)

2) 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以本为本,学术育人:高水平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2018)

3) 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重点课题:思政固本铸魂, 人文启智育德—大思政教育背景下“英美文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改革探索 (2022年)

4) 广外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路径研究”(2020年)

5)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中外导师合作教学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作用研究”(2018年)

系部获奖情况

1) 2007年“英美文学教学团队”获校级A类教学团队文件;

2) 2009年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3) 2011年获广外大英文学院“认真奖教金优秀团队”称号;

4) 2013年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5) 2013年荣获英文学院“认真奖教金优秀团队”称号;

6) 2014年获广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南岳女职工文明岗”荣誉称号;

7) 2015-2019年“英美文学教学团队”获评广东省教学团队。

8) 2020年“以演促学:戏剧表演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实践创新”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9) 2021年获评校级“三进”虚拟教研室;

10) 2022年获评校级教研室;

11) 2022年英美文学团队荣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学生实践成果一览

本系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阐释名著,演绎经典,创建校园高雅文化。作为文学课实践平台的“戏剧之夜”戏剧大赛,历经26载,演绎了100多部经典作品,原创剧目6部。它不仅是大学的十大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更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活动。2013年,“戏剧之夜”应邀登上广州大剧院的舞台,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本系教师的倾心指导下,学生的表演剧目选题丰富,在跨时代、跨区域、跨文类上实践自己的创意。为配套戏剧大赛,文学系开设戏剧工作坊和小剧场两门戏剧实践课程,为学生组建戏剧社团,并围绕戏剧大赛的筹备,开展系列指导、讲座、读书会和工作坊活动,为所有学生打造全方位“剧·文化”浸泡式学习氛围。同时文学系的戏剧社团,吸纳具有戏剧表演特长的学生,致力于精英化培养,迄今已演绎5场全幕剧。以演促学的实践创新获得了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戏剧大赛荣获“校园文化建设成就奖”

第15届戏剧大赛在广州大剧院演出

第17届《被埋葬的孩子》剧照

第22届原创剧《母亲信札》剧照

第23届创编剧《广州折叠》剧照


“剧·文化”活动一览

爱尔兰三一学院教授兼爱尔兰SJ戏剧公司艺术总监Sarah Jane Scaife做指导

新西兰作家Whiti Hereaka作指导

本系教师为彩排做指导

广州话剧院姜迪武教授为学生开办戏剧工作坊

戏剧实践课程的线上教学

英文戏剧社第五次全幕剧Grease剧照


五、就业和升学情况

通过严谨的专业训练和人文教育,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方向本科生在就业上具有以下优势:

1)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人文知识面广;

2) 拥有高超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分析鉴赏各种体裁英语原著;

3) 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现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 掌握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5) 对中西文化具有对比意识,能使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

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50%就业于科技互联网相关、航空运输、管理咨询、国家机构和事业单位、金融行业、翻译服务等。15%从事教育行业,35%继续升学深造。升学流向一般为国内外知名学府,包括: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澳洲国立大学、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等。

  • 广外官微

  •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 © 202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